火车模型

【板件评测】青岛社 EF18形電気機関車 电力机车 Aoshima 1/50 055045

1945年8月,随着日本的投降,二战结束。战后,铁路作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先锋,其复苏速度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不论货运量或客运量都以惊人的速度激增。然而,由于煤炭产量的下降及煤炭质量的的劣化,蒸汽机车用煤面临一个很大的危机,使得日本需要认真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运输省决定在战时生产的EF13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研制新一代的EF58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由于战后日本物质短缺以及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时间,机车上很多部分都采用了有较强通用性或代用性的零部件,因此这批初期型机车甚至被评价为近似战时设计的EF13型电力机车的“准战时型车辆”。因为机车质量太差因而频繁发生各种故障或事故,终于在1949年停止了EF58的生产制造。

1949年初,受各方面影响EF58初期型停产,东京芝浦电气(就是东芝、TOSHIBA)府中工厂有三台即将完工的车体也被迫停产,分别是32号、33号、34号车。1951年,为了满足铁路货运的牵引需要,东芝将其中三台闲置机车(32~34)改造为货运机车,并改称为EF18型电力机车。这三台机车编号并没有改变,因为当时曾经打算在需要时将其重新改造成新EF58型客运机车,但这个计划最终并未实现。

↑EF58 (1~31号)

↑被改造成为货车后的EF18 32~34

EF18-32:避雷器位于受电弓后方

EF18-33:侧面的通风窗是横置的

EF18-34:信号灯被隐藏;排障器的位置也有所区别

1951年(昭和26年)5月,EF18型电力机车出厂并配属沼津机关区,主要担当东海道本线货物列车的牵引任务,并曾经入驻机车运用较紧张的福岛第二机关区。1960年代,EF18型电力机车转配属滨松机关区,除了用于牵引东海道本线的区间货物列车,亦担当滨松和静冈地区的小运转及调车任务,至1978年全部报废。

这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了。从图上可以看出其实三台车辆是有细微区别的,不过总的来说EF18与初期EF58外观上区别并不是很大。

↑新EF58-61(该车曾被征召为御召列车,就是天皇专车)

同时,青岛社也推出了相应的模型,同属1/50 Electric Locomotive系列,编号04

1947年,高崎至长冈间全长160公里的区段完成电气化改造,由于上越线是翻越上越国境山脉的山区铁路,因此当时仍采用速度较低的货运电力机车来牵引旅客列车。至1952年,随着高崎线全线完成电气化,实现上野至长冈之间全长270公里的直通运转。而高崎线作为东京近郊平原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要求客运电力机车具有较佳的高速性能,因此当时计划高崎线电气化后初期采用部分从东海道本线转移的旧型客运电力机车;但考虑到以后上越、高崎两线长距离列车直通运转的牵引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客运电力机车是有必要的。1952年初,经过重大改进,换上流线型外壳的EF58型电力机车正式登场,一般称之为改良型机车或新EF58型机车。初期型在检修中逐步升级改造成为新型号,最终只剩三台货运型EF18机车一直没有升级。

至于新EF58,过段时间我会另外专门撰文。由于新EF58是脱胎于初期型,所以模型的板件部分过半与本模型是通用的,特别是内构部分,相似度极高。青岛社的新EF58货号是059722;价格方面比本模型贵400日元,达到了8200日元。

                                ↑EF18-32  ↑                                                                       ↑EF18-34

EF18
技术数据(括号内为34号机车)
UIC轴式2Co’Co’2
轨距1,067毫米
机车长度19,900毫米
机车宽度2,800毫米
机车高度3,942毫米
整备重量113.00吨
受流电压DC 1500V
传动方式直—直流电
牵引电动机MT41A(MT42) × 6
最高速度75公里/小时
持续速度44.5公里/小时
牵引功率1,600千瓦(1,900千瓦)
牵引力15,100公斤(持续)
制动方式EL14AS自动空气制动机、手制动机
*EF18-34由于换装新EF58电动机,在牵引功率方面有所提升

我所购入的这盒是近几年青岛社更新后的版本,售价7800日元,入手价格大约是400元人民币。与原版的区别就是车轮钢圈完全换成了金属制;另外增加了一片蚀刻片(蚀刻片很重要啊,因为32号车和34号车的侧窗并非板件开模的样式)。不过在2009年底上市的货号为30004的素版,它的售价仅为5800日元。另外提醒一下,本模型最初是青岛社在1972年上市的,货号为EL 556;所以你千万不要对其品质有过多的期许。模型附带展示底盘以及两名驾驶员人偶和两名旗手人偶。车窗则是使用透明板。另外本模型属于O比例,实物算是非常巨大的,如果青岛社比例没有太大出入的话,其车体尺寸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9.8*5.6*7.9cm,加上底盘的话,成品还要大上一大圈。

具体板件品质可自行看图,所有图片都可以点击查看大图。模型有完整的外装以及内装,但是要制作得出彩是需要花费一定精力的。另外提醒一下,除了车体以及D1、D2板件,其他板件其实都是有双倍份的。毕竟火车是需要两头开的……所以实际上的板件数量差不多要翻一倍。

最后提醒一下颜色,本车型采用的颜色其实是ぶどう色2号(葡萄色2号)。战前,当时的日本认为火车的颜色不能涂装得太亮,因为当时蒸汽机车的烟灰会污染火车的外观,所以采用了一种比较暗的棕色,这样即使有污垢也比较难以察觉。战后盟军进驻日本管辖,为了与当时日本铁路上的客车区分,便在原本暗棕色的车体上喷涂上了一层鲜红色,但仍旧只是一种比较更偏向棕色的红色,而非像名字一样的“葡萄”紫红色。1955年后被广泛应用于当年的各种火车上面。当时我买油漆的时候没有注意,直接购买了郡士C81,因为其下方适用涂装写了“电车等”,然而实际上,这是红色2号(赤2号、えんじ、ワインレッド)。C81适用的应该是日本最早的特急电车所适用的栗红色,而非本模型的葡萄色!更加符合要求的应该是盖亚的1004,它直接就是葡萄色2号。只不过现在盖亚在国内售价偏高,而且还没货不太好购买。当然,要求不高的玩家直接调配成一种牛奶巧克力颜色就行了……

总评:6/10

留言